風電和光電是未來能源清潔的重要發展方向,其中光伏市場更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。在未來,中國乃至全球的光伏市場蘊藏著怎樣的發展趨勢?技術革新在其中的重要性又占幾成?Utilight用數據給出了答案。
全球光伏產業呈現迅速增長
2016年是全球光伏裝機量增長的一個里程碑。德國太陽能協會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,2016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70GW,比2015年增長大約30%,至此,全球光伏裝機總量達到300GW。在2016年的新增裝機量中,中國貢獻了34.54GW,與2015年新增裝機量相比,同比增長了128%,累計裝機容量77.42GW,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。其中,地面電站30.3GW,分布式電站4.24GW,分布式電站同比增長200%。
不同國家近7年來的光伏裝機量如圖所示
展望未來,巴黎氣候協議已經生效,2017年全球裝機總需求料將繼續增加。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(BNEF)預測,2017年印度、拉美和東南亞可能給全球需求帶來新的動力,總需求將由此增至7.86萬兆瓦,超過2016年7.5萬兆瓦的估算需求量。2017年太陽能吸引的投資額將遠比煤炭,天然氣和核能的總和還要多,總投資額中占1416億。到2050年,太陽能將會有可能成為全球主要能源。
供應商仍將面臨降低成本挑戰
由于裝機量增長、貿易環境、以及能源政策的影響,2016 年光伏產業產能迅速增加,預計未來在美國、歐盟和中國等比較重要的市場將會出現光伏元件需求增長放緩。因此,光伏制造商在未來將會面臨不小的挑戰,此后設備制造商的利潤空間可能受到擠壓,業內可能不得不優先在使用原材料等方面采取降低成本的舉措。
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目前就呈現下降趨勢,繼2016年下跌35%之后,2017年又下跌8%,在供應過剩形勢惡化的影響下,下半年價格還會加速下跌。太陽能報價機構PVinsights稱,今年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平均市場價格為每瓦0.35美元。降價趨勢迫使設備供應商為保住利潤而大力削減成本。由此可以預料,今年下半年競爭將更為激烈。
